近日,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出台可谓紧锣密鼓:国务院批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节能不达标,将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减排不过关,将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接着财政部表示,今年中央财政投入235亿元支持节能减排,同时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正在抓紧制定中。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并重,政策“组合拳”的力度前所未有。有人将之形象地称之为“胡萝卜加大棒”:节能减排搞不好后果很严重,领导干部没退路,经济发展没出路;节能减排搞好了“甜头”一大堆:财政奖励,贷款优先,税收优惠,经济发展的后劲会更足。
平心而论,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并非不重视,各种措施、规定也出台了不少,但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一位主抓工业的市级领导倒出了苦衷:节能减排不是喊口号,得真金白银地投入。节能,要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减排,要对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哪一样缺了钱都不行。而淘汰落后产能,地方还会减少税收。这种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事情,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个沉重的“包袱”。
的确,节能减排如果只是一个被动的治理过程,那肯定会增加政府和企业的负担。但如果换一种角度和思路,节能减排就不但不是“包袱”,还可能成为财富。一位老化工专家说得好:资源和污染是相对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排放出去就是污染;如果加以巧妙利用,常人眼中的废弃污染物也能变成宝贵资源。
看来,节能减排不能光停留在治理的层面,还需要改变思路,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比如,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最大限度地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等。这样,节能减排就不再是“包袱”,而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财富。只有“包袱”变为财富,地方政府和企业才能将节能减排的压力化为动力,由“要我减排”变成“我要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