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并不突出的浙江省安吉县,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首先,找到最适合当地的处理模式,探索应用了三大模式、11种技术。在一些村庄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中心村地区,主要采用太阳能污水处理技术、微动力(电能)污水处理技术等;其他广大平原等地区,则采用复合生态床污水处理技术 、阿科蔓生态处理技术等。

其次,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监管机制。物业化管理生活污水,将污水处理运行情况与村奖励资金挂钩,并纳入全县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监督考核范围。

第三,建立多元化投入、多渠道动员的参与机制。安吉县采取的是激励性资金补助政策,国家扶持加上地方补助,在保证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争取农民支持,动员企业参与。

2012年,安吉县与浙江省环科院合作,首先发布浙江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针对农村污水治理技术要求高、工程隐蔽性强以及农居点分布复杂等因素,安吉县有针对性地总结和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因地制宜推广一批低成本、高效率、易维护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目前,已建成采用“微动力(包括太阳能驱动)、多介质土壤层、爱迪曼、PEZ系统、德安一体化设施”等11种不同技术类型的处理设施,并在全国率先应用美国阿科蔓污水处理系统。

开展了打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对目前主要应用的三大模式(动力模式、微动力模式和无动力模式)11种技术进行改造和推广。

为推进污水处理长效管理,试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物业化,在原有350余座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一池一档”管理基础上,探索物业化、第三方托管模式。

利用3G网络技术构建三级平台,在污水处理池前安装摄像头,在线监控系统进行运营监控,物业单位定期检测出水水质,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实现物业化的主要特点是远程监控,便于操作,点点鼠标就能看见实时数据,一池一档有认证,定期有物业公司人员进行巡视,处理污泥,清理污水池,并定期提供检测报告。


摘自《中国环境报》20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