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后,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的《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产能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海水淡化成为“十二五”水务市场的热点领域。从政策和市场需求来看,海水淡化前景一片大好。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海水淡化项目资金和技术门槛要求高,市场进入难度大,没有相关优势的企业较难参与市场运作。

2010年底,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使得污泥处理处置在2011年持续走热,成为新的市场热点。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拟新增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投资347亿元。污泥处置市场的启动需要一系列合力的助推,清晰的扶持政策和完善的收费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十二五”期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等工程被列为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水体修复产业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讲,水务领域越来越难进入,资本、资源、技术等实力才是进场的通行证,水务市场已经掀起并购整合潮。一方面,通过并购进行核心水务业务调整,实现产业链拓宽。另一方面,通过并购进入新兴环保产业细分领域。

水务产业在经历了设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三个阶段后,正向以综合环境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水务市场将进入到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时期,商业模式正向综合服务转型。

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者的交集就是环保服务业。

环境保护部先后发布了《环保服务业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发展环保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政府是环保服务业的市场培育者,积极营造有利于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十二五”期间,随着“县县”以及“镇镇”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新增设施的处理规模将以中小规模为主。

此外,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传统工艺对居民供水进行处理将无法满足上述标准要求,采用膜处理技术进行技术升级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国内供水厂升级改造需求旺盛,升级改造项目增加。随着106项自来水指标标准的实施,未来将推动膜技术在自来水行业大规模应用。

一方面,国内一些大型水务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和规模化发展,逐渐成长为水业巨头。另一方面,水业的低利性仍将持续,将促使以水业主业为主导的企业向综合服务业转型。

摘自《中国环境报》20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