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相关调查表明,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处理;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据估算,约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将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污染防治,完善基础设施。水是广大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的农村环境污染中,水环境污染已成为首要的突出问题。要依法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限期取缔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严格禁止工农业水污染物向水源保护区排放;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加快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扩大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覆盖面;加强水源水质监测,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为保护水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将强化法制建设作为基础保障,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管理。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重要手段,控制点源污染,强化面源防治。严防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杜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和项目转移农村,坚决取缔“十五小”等高消耗、重污染企业;对畜禽养殖企业加强管理和指导,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鼓励生态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土壤污染,发展生态农业。
  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百业待兴。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保护农村环境的紧迫感,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