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2011年全国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启动会上的讲话

 

 


当前,我国环保产业正在努力超越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阶段,将经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升级转型,同时,市场对环保产业的供给能力和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我在调研中看到一些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案例,下一步,环境保护部要在环保服务方面采取进一步的举措,要着力于通过环境服务业来整合环保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促进环保产业的业态转型和升级,把政策的有效性、市场的持续性、企业的积极性和技术的科学性有机结合,推动环保产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在国际化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去年的中国国际环保产业展览会上,李克强副总理视察了一些已经迈出国际化步伐的中国环保企业。例如,我国的环保企业在联合国全球招标采购移动式污水处理设施时中标,为联合国维和部队在世界上60多个国家的驻地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另外,我国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在周边国家也很受欢迎。

一是强化需求侧管理,把环保产业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需求。环保部门要充分结合自身职能,按照大工程带动环保事业大发展的创新思路,对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把环境保护设施的连续、稳定、有效、达标运行纳入环境监管范畴;以六厂()一车,(即:污水处理厂、造纸厂、畜禽养殖场、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机动车)为重点,推动环境保护设施运营服务市场全面开放和规范管理。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激发环保产业市场需求,扩大市场规模。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为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环保部门将积极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各项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深化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以及“以奖促治”等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机制。应用灵活的金融手段和投资杠杆,加大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为环保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今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应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环保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和参与产学研用合作,依托重大科技专项、节能减排专项等项目,加快关键核心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引进、消化、集成和创新。以脱硫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尚未完全掌握脱硫技术,我国的脱硫投资成本大约是1000美元/千瓦,经过这些年的引进、消化、吸收,目前我国已经拥有自己的技术,加上政策支持,现在我国的脱硫投资成本已经下降到200300元人民币/千瓦,这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带来的成果。另外一个例子是在污水处理领域,“十一五”期间最大的技术进步是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现在我国膜生物反应器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在世界都居于前列。膜生物反应器大量应用在污水处理厂,大大提升了污水处理水平。在2010年的中美环保产业论坛上,连美国同行都对我国的一些技术表现出了很大兴趣。为了推动技术发展,中央财政将从今年起设立环保先进技术示范推广专项资金。2012年的资金额度约为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PM2.5控制等重点领域环保先进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四是推动机制和模式创新,为环保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强大动力。今后一段时期,要推动环保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形成包括咨询、土建、金融、环保设备、工程设计等环保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内,能够开展全方位、大规模作战的企业集团;同时推动其他行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整合不同产业链的共同利益点,将各自在行业信息、市场占有、环保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此外,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模式机制创新方面,很多地方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湖南省全面开展环境服务业各类试点工作;广东省探索建立环境服务业总部基地;江西省、北京市分别在区域层面启动以政府为甲方的合同环境服务;浙江省、河北省在工业园区采用综合环境服务,并创新了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模式;重庆市、四川省、辽宁省等地准备在流域水环境、农村连片整治、污泥处置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不同类型的环境服务。一些金融机构也在尝试为环保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这些有益的探索,都将为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全面升级转型提供宝贵经验。

摘自《中国环保产业》总第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