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1.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引进消化的大型干法烟气脱硫成套装置技术,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吸收剂和脱硫产物呈干态,无废水产生,设备无须防腐,烟气无须再热, Ca/S为1.2~1.5时,脱硫效率90~99%。
适用范围:燃煤电站锅炉烟气脱硫。
发展状况:已在300MW燃煤机组上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关键设备国产化及降低工程投资运行费用的问题。
循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干半湿法脱硫技术,实现了成套化标准化大型化,全部设备均为国产化。具有占地少、投资低的优点。采用吸收剂消化、增湿循环一体化设计,取消了制浆系统;专用干式消化混合器,降低了生石灰消耗量,且可用电石渣等废碱渣做脱硫剂;吸收剂多次循环,循环倍比提高到50倍以上,吸收剂利用率达95%以上;在Ca/S等于1.2~1.3的条件下,脱硫效率大于90%。
适用范围:适用于200MW及以下机组(尤适用于改造机组)烟气处理和垃圾焚烧尾气处理。
发展状况:已在70MW燃煤锅炉和垃圾焚烧尾气处理上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降低了生石灰消耗量,提高了循环倍比。
2.回收硫铵的氨法湿式烟气脱硫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氨法脱硫技术,以氨为吸收剂,在与SO2反应的同时,与喷入空气中的氧作用,将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结晶提纯或蒸发后制成硫铵肥;SO2去除率>95%,氨的逃逸浓度<8ppm。
适用范围:具有氨吸收剂条件的大型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烟气脱硫。
发展状况:已在100MW燃煤机组上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废氨液的综合利用和硫资源回收的问题。
3.活性焦脱硫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活性焦物理-化学吸附脱除烟气中的SO2,吸附饱和后热脱附回收SO2,制硫酸产品或单质硫。活性焦SO2吸附容量>10%(重量),脱硫效率>95%,硫资源回收率≥85%。
适用范围:燃煤含硫量高且具有硫回收条件的大型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烟气脱硫。
发展状况:已在20×104Nm3/h的锅炉上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活性焦的制备与选择、移动床吸附再生等关键技术问题。
4.低浓度SO2烟气脱硫与回收利用一体化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氨法吸收-氧化”一体化工艺,用废氨水(NH3:8%~10%)吸收烟气中的SO2,吸收液蒸发得硫酸铵,少量未分解的亚盐经蒸发过程热分解返回循环吸收。SO2吸收率>95%,亚盐氧化率>90%。
适用范围:冶金、化工行业大中型工业锅炉或自备电厂烟气脱硫。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冶炼行业含SO2烟气治理和资源化的问题。
5.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选择性脱硝技术处理火电厂烟气,以NH3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成N2和H2O。脱硝效率>90%,氨逃逸率<3ppm,SO2氧化率<1%,催化剂运行寿命>24000小时。
适用范围:燃煤电站锅炉烟气脱硝。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催化剂应用和脱硝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的问题。
6.电袋组合除尘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串连组合技术,实现除尘效率99.9%,排尘浓度<30mg/Nm3,设备阻力1000~1200Pa,滤袋寿命>4年。
适用范围:燃电力、建材、冶金等行业燃煤锅炉烟气除尘。
发展状况:已在100MW燃煤机组上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电除尘效率不够高和布袋除尘阻力大、寿命短的问题。
7.黄磷尾气制甲酰胺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变温变压吸附黄磷尾气中的CO,利用羰基合成技术生产甲酰胺等系列产品。净化后,黄磷尾气中磷、硫、砷、氟化物杂质含量小于1ppm,CO的回收率大于85%。
适用范围:黄磷生产企业尾气治理。
发展状况:已完成50 Nm3的工业实验。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变温变压吸附高效回收CO操作工艺参数的确定问题。
三、固体废物控制技术
1.填埋场气体发电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气体燃烧发电技术,建设填埋场气体发电设施,使填埋场气体能源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适用范围:适用于累计容量达到100万m3以上,垃圾填埋堆体厚度大于10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厌氧消化处理厂。
发展状况:较成熟。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填埋场气体的利用问题。
2.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技术指标:包括秸秆制作成型燃料、燃烧发电、气化以及制作建筑材料等。
(1)制作可再生燃料:通过高强度的挤压,制作具有一定实密度和堆积密度的成型燃料;
(2)秸秆气化技术: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热解气化,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气体,作家庭或工业燃料,产生的气体成分应满足国家人工煤气的标准。
(3)制作建材:经粉碎、分选、干燥、拌胶、预压、热压等工序制造建筑装饰板材等,生产的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材标准。
(4)燃烧发电:在特定状态下高效燃烧,通过加热介质,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适用范围:农村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处理。
发展状况:较成熟。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问题。
3.废弃印刷电路板的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物理方法,先拆除废弃电路板上的部分元器件,再将废弃电路板破碎,破碎后的产物经脉动气流分选、磁选、分级、电选和高效离心分选,实现金属和非金属的有效解离。可得到回收率高于90%的金属富集体,金属富集体中的主要金属铜以单体存在,品位高于65%;部分贵金属及其它金属以金属富集体形式存在,回收率大于85%。
适用范围:电子废弃物处理。
发展状况:已完成中试。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废弃印刷电路板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问题。
4.废纸造纸污泥综合利用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废纸造纸污泥制备纤维复合填充剂,填充于具有一定抗压性能的废塑料中,制备PP-N塑料护栏等复合材料;或者填充于粘土中,制备烧结多孔砖等墙体砌块材料。其中,PP-N复合材料常温下拉伸强度≥25MPa,弯曲强度>31 MPa;多孔砖强度等级MU10。
适用范围:废纸造纸企业的污泥处理。
发展状况:已完成生产性试验。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废纸造纸企业的污泥处理及资源化问题。
5.碱回收白泥制备轻质碳酸钙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专用砂磨机对白泥进行定向研磨,解絮规整,使其细度和微观结构满足造纸加填的需要,过筛后生产轻质碳酸钙。白泥轻质碳酸钙细度500 mesh,白度90%,D98粒径25μm,沉降体积3.0ml/g;100吨的碱回收炉,投资约200万元,回收成本约190元/吨碳酸钙,每吨比商品重质碳酸钙节约100元以上。
适用范围:碱法制浆、造纸企业白泥处理、利用。
发展状况:已在多家大型纸业集团投入生产运行。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碱法制浆、造纸企业碱回收白泥的处理及资源化问题。
6.废蓄电池预脱硫-电解沉积全湿法铅回收清洁生产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蓄电池先碱回收脱硫,再进行电解沉积的闭路全湿法工艺,实现废蓄电池铅回收全过程清洁生产。阳极采用低损耗石墨,防止在阳极析出二氧化铅。达到电解效率≥95%,脱硫效率>97%,铅回收率 ≥97.5%,电铅质量达到1号铅标准,全过程无二次污染。
适用范围:年处理规模10000吨以上的废蓄电池回收利用。
发展状况:已完成中试。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废蓄电池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7.废轮胎回收处理和利用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常温或冷冻破碎技术,将废轮胎破碎、分选后制成胶粉;胶粉作为改性剂,加入基质沥青中,并添加适量的化学助剂,利用剪切研磨共混工艺,生产公路路面材料。改性剂的添加提高了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抗变形能力,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可降噪50~70%,提高路面耐热、耐寒性,延长寿命2~3倍,大量节省路面维护成本。
适用范围:废轮胎的处理处置。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废轮胎的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8.医疗废物热解焚烧系统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热解气化焚烧医疗废物的技术。焚烧炉采取连续加料,竖式连续热解焚烧,系统密闭负压运行方式。设备检修方便。达到医疗废物焚烧污染排放控制标准的要求。排放烟气中CO含量<0.01%。
适用范围:10t/d以下的医疗废物焚烧处理。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医疗废物处理处置问题。
9.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高温蒸汽、微波或其组合消毒技术处理医疗废物。达到如下要求:(1)实现消毒、灭菌、毁形,无二次污染;(2)对繁殖体细菌、真菌、亲脂性/亲水性病毒、寄生虫和分枝杆菌的杀灭对数值≥6;(3)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B.subtilis-ATCC 9372)的杀灭对数值≥4。
适用范围:10t/d以下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医疗废物处理处置问题。
10.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系统技术
技术指标:采用长径之比4~10,单炉处理规模20t/d以上的回转窑,炉膛设计可确保烟气在1000℃以上的停留时间≥2秒,配置安全可靠的自动进料系统,高效节能的辅助燃料喷射系统及烟气和粉尘的高效净化装置,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和运行工况的在线监测系统。排放的烟气应达到:二恶英等≤0.1TEQng/m3;其他指标满足国家相应标准。
适用范围: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问题。
11.钢渣余热自解热闷技术及装备
技术指标:钢渣的处理率为100%;热闷处理后钢渣的粒度小于10mm的占60%;渣和钢分离效果好,金属回收率大于99%,尾渣中金属含量小于1%;消除了钢渣不稳定,可实现100%利用率。
适用范围:转炉钢渣、电炉钢渣和铸余渣。
发展状况: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的技术难题:我国目前钢渣的利用率只10%,本技术解决了钢渣中f-CaO、f-MgO造成的钢渣稳定性差的问题,可提高钢渣利用率。
四、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技术
1.室内低频噪声和固体声污染控制设备及集成控制技术
技术指标:应用以低频噪声和固体声分析和识别技术为基础的高效低频隔振器件、设备基础等各类隔振系统,控制室内噪声。隔振效率在宽频带大于95%,采用集成控制技术,可以使室内低频噪声(200赫兹以下)和固体声减低10分贝以上。
适用范围:城市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低频噪声和固体声污染控制。
发展状况:较成熟。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低频噪声和固体传声的分析和识别,以及隔振期间的现场安装调试技术问题;提高各类隔振元件在低频的隔振效率。
2.城市轨道交通隔振道床技术
技术指标:适合我国国情的浮置整体道床用配套隔振装置,能够实现研制、测试、生产、安装一体化。替代昂贵的同类进口产品,有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隔振技术的普及应用。隔振效果达到20分贝以上,系统隔振效率和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适用范围:城市轨道交通隔振。
发展状况:较成熟。
解决的技术难题:解决浮置整体道床隔振装置制作、测试评价及安装技术问题。